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
國辦發〔2017〕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為加快發展壯大現代產業體系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同時,受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產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資源質量,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教育綜合改革的決策部署,深化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發揮企業重要主體作用,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
(二)原則和目標。
統籌協調,共同推進。將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融入經濟轉型升級各環節,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形成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服務需求,優化結構。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需求,完善教育資源布局,加快人才培養結構調整,創新教育組織形態,促進教育和產業聯動發展。
校企協同,合作育人。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政策引導,鼓勵先行先試,促進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深化產教融合的主要目標是,逐步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健全多元化辦學體制,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用10年左右時間,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總體形成,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重大結構性矛盾基本解決,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顯著增強。
二、構建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發展格局
(三)同步規劃產教融合與經濟社會發展。制定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區域發展、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和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要明確產教融合發展要求,將教育優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項政策。結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新型城鎮化、制造強國戰略,統籌優化教育和產業結構,同步規劃產教融合發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實現途徑和重大項目。
(四)統籌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布局。按照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規劃,優化職業教育布局,引導職業教育資源逐步向產業和人口集聚區集中。面向脫貧攻堅主戰場,積極推進貧困地區學生到城市優質職業學校就學。加強東部對口西部、城市支援農村職業教育扶貧。支持中部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職業教育基地。支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急需的職業教育。加強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城市間協同合作,引導各地結合區域功能、產業特點探索差別化職業教育發展路徑。
(五)促進高等教育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推進機制,注重發揮對國家和區域創新中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健全高等學校與行業骨干企業、中小微創業型企業緊密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增強創新中心集聚人才資源、牽引產業升級能力。適應以城市群為主體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合理布局高等教育資源,增強中小城市產業承載和創新能力,構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補、資源共享、合作緊密的產教融合網絡。
(六)推動學科專業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學科專業體系。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研發設計、數字創意、現代交通運輸、高效物流、融資租賃、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產業急需緊缺學科專業。積極支持家政、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社會領域專業發展,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加強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相關專業建設。大力支持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事關國家戰略、國家安全等學科專業建設。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及新經濟發展,促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加快推進新工科建設。
(七)健全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結構調整機制。加快推進教育“放管服”改革,注重發揮市場機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資源作用,強化就業市場對人才供給的有效調節。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注重發揮行業組織人才需求預測、用人單位職業能力評價作用,把市場供求比例、就業質量作為學校設置調整學科專業、確定培養規模的重要依據。新增研究生招生計劃向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積極推行校企協同育人的高校和學科傾斜。嚴格實行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引導學校對設置雷同、就業連續不達標專業,及時調減或停止招生。
三、強化企業重要主體作用
(八)拓寬企業參與途徑。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堅持準入條件透明化、審批范圍最小化,細化標準、簡化流程、優化服務,改進辦學準入條件和審批環節。通過購買服務、委托管理等,支持企業參與公辦職業學校辦學。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推進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許企業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
(九)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多種方式參與學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職業學校新設專業原則上應有相關行業企業參與。鼓勵企業依托或聯合職業學校、高等學校設立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創新基地、實踐基地。
(十)開展生產性實習實訓。健全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制度。鼓勵以引企駐校、引校進企、校企一體等方式,吸引優勢企業與學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支持各地依托學校建設行業或區域性實訓基地,帶動中小微企業參與校企合作。通過探索購買服務、落實稅收政策等方式,鼓勵企業直接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推進實習實訓規范化,保障學生享有獲得合理報酬等合法權益。
(十一)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支持企業、學校、科研院所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協同創新,加快基礎研究成果向產業技術轉化。引導高校將企業生產一線實際需求作為工程技術研究選題的重要來源。完善財政科技計劃管理,高校、科研機構牽頭申請的應用型、工程技術研究項目原則上應有行業企業參與并制訂成果轉化方案。完善高校科研后評價體系,將成果轉化作為項目和人才評價重要內容。繼續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和高校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和高校共建產業技術實驗室、中試和工程化基地。利用產業投資基金支持高校創新成果和核心技術產業化。
(十二)強化企業職工在崗教育培訓。落實企業職工培訓制度,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確保教育培訓經費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創新教育培訓方式,鼓勵企業向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培訓機構購買培訓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職工技能競賽,對參加培訓提升技能等級的職工予以獎勵或補貼。支持企業一線骨干技術人員技能提升,加強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轉崗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將不按規定提取使用教育培訓經費并拒不改正的行為記入企業信用記錄。
(十三)發揮骨干企業引領作用。鼓勵區域、行業骨干企業聯合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共同組建產教融合集團(聯盟),帶動中小企業參與,推進實體化運作。注重發揮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示范帶頭作用,支持各類企業依法參與校企合作。結合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繼續辦好做強職業學校。
四、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
(十四)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礎教育。將動手實踐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加強學校勞動教育,開展生產實踐體驗,支持學校聘請勞動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職授課。組織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鼓勵有條件的普通中學開設職業類選修課程,鼓勵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向普通中學開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大型企業、產業園區周邊試點建設普職融通的綜合高中。
(十五)推進產教協同育人。堅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制度,推進職業學校和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結。大力發展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技工教育。深化全日制職業學校辦學體制改革,在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推動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相銜接,校企育人“雙重主體”,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權利義務關系明晰。實踐性教學課時不少于總課時的50%。
健全高等教育學術人才和應用人才分類培養體系,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比重。推動高水平大學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大力支持應用型本科和行業特色類高校建設,緊密圍繞產業需求,強化實踐教學,完善以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培養體系。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結合培養模式改革,增強復合型人才培養能力。
(十六)加強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支持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到學校任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產業教師(導師)特設崗位計劃。探索符合職業教育和應用型高校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允許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依法依規自主聘請兼職教師和確定兼職報酬。推動職業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與大中型企業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教師實踐假期制度,支持在職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煉。
(十七)完善考試招生配套改革。加快高等職業學校分類招考,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適度提高高等學校招收職業教育畢業生比例,建立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制度。逐步提高高等學校招收有工作實踐經歷人員的比例。
(十八)加快學校治理結構改革。建立健全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理事會制度,鼓勵引入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推動學校優化內部治理,充分體現一線教學科研機構自主權,積極發展跨學科、跨專業教學和科研組織。
(十九)創新教育培訓服務供給。鼓勵教育培訓機構、行業企業聯合開發優質教育資源,大力支持“互聯網+教育培訓”發展。支持有條件的社會組織整合校企資源,開發立體化、可選擇的產業技術課程和職業培訓包。推動探索高校和行業企業課程學分轉換互認,允許和鼓勵高校向行業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購買創新創業、前沿技術課程和教學服務。
五、促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
(二十)強化行業協調指導。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引導,通過職能轉移、授權委托等方式,積極支持行業組織制定深化產教融合工作計劃,開展人才需求預測、校企合作對接、教育教學指導、職業技能鑒定等服務。
(二十一)規范發展市場服務組織。鼓勵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學校通過購買服務、合作設立等方式,積極培育市場導向、對接供需、精準服務、規范運作的產教融合服務組織(企業)。支持利用市場合作和產業分工,提供專業化服務,構建校企利益共同體,形成穩定互惠的合作機制,促進校企緊密聯結。
(二十二)打造信息服務平臺。鼓勵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市場化、專業化、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依托平臺匯聚區域和行業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項目研發、技術服務等各類供求信息,向各類主體提供精準化產教融合信息發布、檢索、推薦和相關增值服務。
(二十三)健全社會第三方評價。積極支持社會第三方機構開展產教融合效能評價,健全統計評價體系。強化監測評價結果運用,作為績效考核、投入引導、試點開展、表彰激勵的重要依據。
六、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二十四)實施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十三五”期間,支持一批中高等職業學校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技術技能實訓設施。開展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試點,加強產教融合實訓環境、平臺和載體建設。支持中西部普通本科高校面向產業需求,重點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支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加強學科、人才、科研與產業互動,推進合作育人、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
(二十五)落實財稅用地等政策。優化政府投入,完善體現職業學校、應用型高校和行業特色類專業辦學特點和成本的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撥款機制。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科研人員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各級財政、稅務部門要把深化產教融合作為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推進降成本、補短板的重要舉措,落實社會力量舉辦教育有關財稅政策,積極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和企業參與辦學。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的建設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鼓勵企業自愿以出讓、租賃方式取得土地。
(二十六)強化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支持產教融合項目。利用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和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產教融合項目建設。遵循相關程序、規則和章程,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在業務領域內將“一帶一路”職業教育項目納入支持范圍。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模式,開發適合產教融合項目特點的多元化融資品種,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務。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發行標準化債權產品,加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項目投資。加快發展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鼓勵保險公司對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保險專門確定費率。
(二十七)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支持若干有較強代表性、影響力和改革意愿的城市、行業、企業開展試點。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鼓勵第三方開展產教融合型城市和企業建設評價,完善支持激勵政策。
(二十八)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鼓勵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優質教育資源,開發符合國情、國際開放的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和協同創新模式。探索構建應用技術教育創新國際合作網絡,推動一批中外院校和企業結對聯合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鼓勵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參與配合“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
七、組織實施
(二十九)強化工作協調。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發展改革、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密切配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積極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協同聯動,推進工作落實。各省級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三十)營造良好環境。做好宣傳動員和輿論引導,加快收入分配、企業用人制度以及學校編制、教學科研管理等配套改革,引導形成學校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企業重視“投資于人”的普遍共識,積極營造全社會充分理解、積極支持、主動參與產教融合的良好氛圍。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12月5日
從“技能大省”邁向 “技能強省”,湖北打算這樣做!
技能人才是我省各類人才中規模最大的一支隊伍。日前,湖北省委省政府于印發了《關于實施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建設技能強省的若干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政策如何落地?技能人才將享受哪些利好?12月26日,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向陽做客省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詳解《實施意見》,暢談我省如何實施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建設技能強省,并回應網友關切。
一字之差 從“技能大省”邁向 “技能強省”
新要求
曾向陽表示,湖北是技工大省,技工數量居全國前列。從“技能大省”到“技能強省”,一字之差,體現了時代發展對整體技能水平的要求。出臺這個文件,主要有三方面考慮:
一是確保中央頂層設計在湖北落地生根。今年初,省委省政府與人社部簽署了《共同推進湖北技能強省戰略工程備忘錄》。制定出臺《若干意見》,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確保中央的頂層設計在湖北落地生根。
二是致力解決技能建設突出問題。技能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制約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和短板。
三是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出臺并實施《若干意見》,就是為了促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努力在新一輪經濟競爭、發展競爭、人才競爭大戰中占據主動,實現飛躍。
看現狀
全省技能勞動者達758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比29%。曾向陽介紹,“十二五”期間,全省堅持以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為核心,大力實施“金藍領”開發等培養培訓工程和技能扶貧工程,積極開展技能大賽,不斷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項目建設。
截至目前,全省技工院校124所,其中技師學院14所、高級技工學校26所,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4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9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2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工作站47個、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工作室100個。全省技能勞動者總量達到75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0萬人、占技能勞動者比重29%。到"十三五"末,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84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達到260萬人。
干貨滿滿 十條舉措推進技能強省戰略實施
曾向陽表示,我省將文件和措施項目化、政策化、活動化、資金化,有抓手,可操作,主要通過十項舉措來推進技能人才振興和技能強省建設。
一是建立健全技能競賽體系。二是大力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三是改革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四是大力引進高技能人才。五是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方式。六是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七是加強技能人才基礎項目建設。八是加大技能人才獎勵力度。九是實施"技能脫貧專項行動"。十是開展技能強省戰略工程示范縣創建。
精準扶貧,從中央到地方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產業扶貧、醫療扶貧,我們還有“技能扶貧”。
建檔立卡 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覆蓋率100%
一是組織實施技能脫貧春季攻勢。圍繞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全省20所技工院校與37個貧困縣開展結對幫扶,確保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覆蓋率100%,應培盡培。
二是組織實施精準扶貧就業創業專項培訓。通過精準識別培訓對象、精準制定培訓計劃和精準組織實施,全力做好貧困人員、培訓機構、企業(特別是工業園區企業)的對接,大力實行“訂單式”“定向式”等有針對性的培訓。對符合條件的,除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外,在培訓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
針對技能人才待遇地位、技能脫貧、資金保障等網友關注的焦點問題,訪談中曾廳長一一解答。
問題:技工并非傳統理想職業, “重學歷、輕技術”依然存在。
曾向陽認為,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特定歷史階段出現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既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會永遠存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到改革開放之前,工人老大哥的地位令人羨慕。發達國家,比如德國,技工的地位也是令人尊重。我堅信,隨著黨和國家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進一步重視、關心,特別是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進一步落實,這種狀況一定會逐步改觀。
對策:五大方面全方位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提升技能人才地位
一是支持鼓勵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崗位津貼制度,并按月發放技能津貼;鼓勵企業對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實行年薪制、股權制、期權制等,對取得科技攻關、技術革新成果的高技能人才從成果轉化收益中給以獎勵。
二是加大表彰激勵力度,設立“湖北工匠”表彰獎勵項目,對世界技能大賽獎牌獲得者給以重獎。
三是打通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通道。符合工程系列職稱評審條件的技能人才,可參加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評審,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可對應申報初級、中級、高級職稱;
四是建立特級技師制度,評為特級技師享受正高級職稱相關待遇;
五是明確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分別與中專、大專、本科畢業生待遇相同。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比照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在工資、帶薪學習、休假、出國進修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此外,評選國家級、省級人才榮譽和獎勵時,比如,“省貼”專家評選,專門安排一定名額評選優秀技能人才。
問題:如何確保1億元資金花在刀刃上
曾向陽:如何讓好的政策落實落地?必要的資金是基礎和重要保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將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責任目標考核內容,要求各級政府加大投入。省財政大力支持,每年統籌安排資金1億元,為技能強省戰略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要明確資金使用的方向和重點。職業技能培訓、緊缺技能人才引進、優秀技能人才表彰獎勵、技能人才基礎項目建設、技能大賽組織等方面。
要抓緊制定技能強省建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落實,確保資金用于技能人才和技能建設項目上,確保資金的安全和效益。
2016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報告 (教育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是對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根據中央有關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的要求,2016年3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暫行辦法》,同年6月印發《關于開展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評估工作的通知》,并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進行了評估。本次評估的范圍是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和職業高中。評估數據信息采取網上收集方式,采集了當年全國近6000所中等職業學校提交的評估數據,以及近6000份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和28萬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抽樣調查問卷。根據學校報送的數據信息、各省自評報告和國家相關統計數據,利用現代統計分析方法,形成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報告。主要情況如下:
一、基本成就
1.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居世界首位,為千萬學生職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2015年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數近1657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1%;國家建立了以免學費、國家助學金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為輔的學生資助制度,讓廣大學生都有機會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并掌握就業發展技能。
2.中等職業學校覆蓋88.8%的縣級行政區,在改善民生中發揮支撐作用。遍布縣鄉的中等職業學校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撐,尤其是為偏遠和欠發達地區解決鄉村衛生、農村教育等事關民生的基層人才短缺問題。
3.專業設置形成特色,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東部地區加工制造和財經商貿類、中部地區農林牧漁類、西部地區新能源類等專業的在校生規模優勢明顯,為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撐。廣東省財經商貿類在校生數占其在校生總數的20.8%,河北省農林牧漁類專業在校生占比為10.3%,寧夏新能源類專業在校生占比達到2.6%,都遠高于全國同類專業的平均水平。
4.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校內實踐教學成為特色。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超過3000元的學校比例達到67%,比兩年前提高了7個百分點;實訓基地建設成為中等職業學校改善專業教學條件的重要措施,目前已有94%的學校建有校內實踐基地,半數學校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達到0.4以上,成為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一大特色。
5.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成為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六成以上學校開展了企業訂單培養,四成畢業生能夠直接進入合作企業就業,九成以上的學校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到35.3%,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資產總值較2014年增長76.6%。
6.注重聘請企業兼職教師授課。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學校注重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加大了企業兼職教師聘請力度并給予資金支持,66.5%的學校聘用企業兼職教師,56.7%的學校支付兼職教師課酬,課酬總金額逐年提高,年增長率達到13.2%。
7.教學標準適應產業需求,職業資格證書推動教學改革。專業教學對接國家與行業的職業技能標準,促進了學校教學改革,使人才培養質量更加符合社會需要。全國有近一半學校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在80%以上。部分省市積極開發對接國際水平的專業教學標準,如上海開發了 52個國際水平的專業教學標準,并有24個已投入專業教學改革實踐,使學生有機會獲取具有國際水平的職業資格證書。
二、地區分類評價
1.根據評估結果,全國31個地區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具有較強綜合辦學實力的地區;第二類為具備基本辦學能力的地區;第三類為辦學能力相對較弱的地區。
全國31個地區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存在差異,顯現“東強西弱”特征。東部11個省份,6個在第一類,4個在第二類,1個在第三類;中部8個省份,有5個在第二類,3個在第三類;西部12個省份,有1個在第一類,6個在第二類,5個在第三類。
2.基本條件存在明顯差異。一是財政經費投入差異巨大,第一類地區優勢較為明顯,第二、三類地區相對偏弱;二是儀器設備和教學行政等用房面積也存在差異,第三類地區中部分省份這兩項指標達標率相對較低,需要加大改善力度;三是第一類地區工位數相對充足,第二、三類地區工位數相對不足;四是教師資源不足和過剩的現象同時存在。
3.專業教學關注產業發展要求。一是專業設置注重兼顧產業發展和民生需求,如第一類地區廣泛開設了電子商務、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第二類地區廣泛開設了機電技術應用和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在地區人力資源開發和民生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江蘇、重慶、湖北、貴州等地已有四成以上學校搬進了超過15萬元的企業設備;三是頂崗實習成為專業對接產業的重要手段,但部分省份中等職業學校頂崗實習時間過長,對新常態下如何提高課程設置的內涵和質量形成挑戰。
4.學生發展面臨兩難選擇。三年鞏固率體現學生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認可與選擇,但部分地區學生流失問題需要關注。直接升學率和直接就業率反映學生對職業發展的選擇。目前,經濟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都存在直接升學率高的現象,可能對就業導向形成挑戰。獲取職業資格證書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學生具有的就業能力,是職業學校專業教學的組成部分,但是有些地區學校獲證率仍然不高,行業企業頒發的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普遍不高。
三、主要問題
1.部分學校辦學條件不達標。對照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中等職業學校辦學基本條件整體達標率依然較低,能夠同時滿足“在校生數不低于1200人”等6項指標的學校只占16.1%,“在校生數”、“專任教師”、“生師比”3個指標同時達標的學校也僅占41.8%。
2.部分學校師資問題是發展瓶頸。專任教師短缺,數量不足60人的學校占有一定的比例;部分專業點沒有專任教師;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專任教師中專業教師比例偏低,“雙師型”教師比例不足30%的學校占比54%;企業兼職教師數量不足,34.2%的中等職業學校兼職教師數很少。
3.部分地方經費投入不足。各省份已建立了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但部分地方存在標準不高、落實不到位的問題,部分國有企業舉辦的職業學校面臨經費投入困難,也要引起重視。
四、有關建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出新要求。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提出如下建議。
1.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必須正確處理好學生就業與升學的關系,杜絕將中等職業學校變相辦成“升學班”或“高考補習班”。
2.加快布局結構調整。根據國家戰略布局、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需要,系統長遠規劃學校分布和專業布點,并對不達標的學校進行整改。
3.提升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加大引進和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專兼結合雙師結構,著力解決專任教師數量短缺,把師資配置作為學校規模發展重要約束指標。
4.加大地方投入力度。完善經費穩定投入和增長機制,加大對地方生均經費落實的督導力度。
職教扶貧如何精準施策精準落地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這是我國長期扶貧工作得出的寶貴經驗。作為唯一能夠達到最底層、最偏遠、最落后地區的民生教育,我國職業教育每年接收數百萬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為他們提供職業技能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實現有效就業、體面就業。有研究顯示,在貧困人口中實施職業教育,可解決34.21%的致貧原因,使貧困人口獲得就業能力和工作機遇。
多種行之有效的職教扶貧模式
在“2017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孫堯副部長明確指出:要打好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四大戰役,落精準、強基礎、抓協作、重就業,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指導和支持下,全國各地區、各職業院校積極行動,以各種方式實踐職教精準扶貧工作,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
少數民族地區“技能定向扶貧”模式。重慶機械電子高級技工學校與中國致公黨重慶市委員會攜手,長期在重慶酉陽少數民族地區開展職教扶貧,將扶貧工作從單方“輸血”轉變為互動“生血”。通過開設“致公酉陽班”,以“定向噴灌”“定點滴灌”的策略,形成了“幫助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學得一門專長”的扶貧模式,有1800多名孩子得到幫扶,1800戶貧困家庭點燃了脫貧希望之光。
“互聯網+職教扶貧”模式。國家開放大學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系統優勢,利用全國各省級開放大學的44個分部,3000多個學習中心,以“云教室”“O學派”“滇西學習網”等互聯網平臺為載體,面向農村、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貧困農戶,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援建信息化基礎設施,大力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
“雙創教育助力扶貧”模式。西安海棠職業學院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扶貧”的雙結合模式,聯合知名企業設立專項創業基金,為學生量身訂制“創客空間”。通過創新教育、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示范等方式,先后孵化多個創業店鋪以及自媒體運營平臺,為貧困地區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生力量,摸索了一條為貧困家庭大學生創業脫貧的發展新路子。
“教育+產業+文化”的職教集團扶貧模式。北京市商業學校注重發揮北京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教育優勢,與保山市下屬5所職業學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開設與當地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特色專業,采用“兩地共育、分段學習”的形式,為滇西地區脫貧攻堅培養技能人才。同時主動對接滇西當地特色產業,開發當地名優土特產品,開拓進京銷售渠道。挖掘當地歷史文化遺產,打造文化旅游產品,加快地方經濟發展。
圍繞“五個精準”開展職教扶貧
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是在“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全面脫貧”的國家戰略下提出的新課題、新使命。到2020年還有不到4年時間,平均每年需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人,越往后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因此,在選擇扶貧路徑、改革扶貧供給等方面,仍有許多思考與行動的空間。
“精準施策、精準落地”是當前及未來職教扶貧工作的主攻方向。以往的教育扶貧主要是針對區域性教育薄弱、廣泛的貧困人口,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存在周期長、見效少、持續短等不足。而職教精準扶貧就是讓貧困家庭具有勞動能力的成員掌握“一技之長”,能夠實現順利就業、穩定就業和體面勞動,達到“教育(培訓)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精準效果。為此,關鍵在于牢牢抓住“五個精準”。
一是精準識別對象。在原有貧困人口基礎數據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扶貧對象的分類識別系統與甄選機制,采集貧困原因、脫貧能力、幫扶措施等信息,準確掌握每一戶貧困家庭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狀況,為分類實施精準資助政策與培訓措施提供大數據支持。
二是精準設置專業。瞄準地方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推進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辦好一批社會有需求、辦學有質量、就業有保障的特色專業,建立與地方經濟發展高度耦合的專業體系。通過專業對接產業,著力推動貧困地區的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產業發展,促進產教聯合扶貧。
三是精準培養技能。根據地方產業發展需要,建立適合貧困對象需求的多元化職業教育制度,推行校企融合、靶向培養、流動課堂等教育與培訓模式,開展市場急需的技術技能培訓與鑒定,讓貧困家庭的孩子“進得來,學得好,留得住”,能夠帶著技術進市場、謀就業。
四是精準服務就業。建立“一對一”“多對一”等精準推送就業服務機制,開展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挖掘適合性就業崗位,優先推薦和幫助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貧困人口增加就業發展機會和提高勞動收入,推進“技能富民、就業安民”。
五是精準建立反饋。建立職教精準扶貧成效的反饋評估機制,利用互聯網技術長期追蹤關注扶貧對象職后表現,進一步分析其職業發展的瓶頸與需求,并提供職后培訓提升服務,以此強化扶貧對象的職業穩定性與持久性,實現“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
提升職教扶貧的效率與質量
在緊緊圍繞“五個精準”開展職教扶貧的同時,還需在扶貧的陣地建設、模式創新以及氛圍創設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效率與質量,助推職教扶貧再上一個臺階。
第一,建立以高職為龍頭、中職為基礎、輻射各鎮村的三級聯動職教與培訓體系。在義務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的背景下,抓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契機,在中西部地區建設一批引領性、高水平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基地。通過整合區域內職教資源,集中力量辦好一所縣級標準化職業教育中心,嘗試舉辦精準扶貧試點班,擴大優質職教資源覆蓋面,提高貧困家庭子女的高中教育入學比率,確保接受學歷型職業教育,幫助其提升就業脫貧能力。
第二,搭建平臺、集聚資源,探索多元協同職教精準扶貧新模式。建立和完善統一的職業教育扶貧管理機構,發揮政策紅利、調動組織力量,搭建集聚多部門、多行業于一體的協作平臺,整合并統籌包括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家庭社會以及國際組織等領域內的職業教育扶貧資源的配置、使用、監督和評價。主動吸引金融、保險、人力資源等多行業聯合參與,實現行業跨界創新,推動職業教育扶貧由政府為主的單一政策推動模式向由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扶貧對象個性化選擇的多元協同聯動模式轉變。
第三,積極創設職業教育脫貧解困的社會輿論氛圍。首先,通過電視、手機、互聯網等大眾傳媒途徑,加大對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宣傳力度,讓社會普遍認識到職業教育是貧困人口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路徑。其次,通過倡導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耐心專注的工匠精神,從根本上轉變貧困人口“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調動其生產積極性與創造性,強化“智力扶貧”和“志力扶貧”并舉,提高貧困人口的技術技能和脫貧致富志氣。 |